财经天眼_专业的财经自媒体平台

贵金属开户 发表于 2025-4-6 12:36:28

美国 “对等” 关税政策分析:贸易战开启与全球经济格局重塑​

4 月 2 日,美国公布 “对等” 关税调查结果,全球贸易战正式打响。预计此次加征后,美国进口平均关税税率将超 20%,达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最高,特朗普此举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。​
加征税率:名为对等,实则随意​
特朗普称按外国对美产品综合税率的一半加征,综合税率涵盖关税、增值税、非关税壁垒等美方认定的不公平因素。但实际操作中,美国以贸易逆差占进口比重作为加征依据,极为粗放。全球普遍加征 10%,贸易逆差越大的国家,加征幅度越高。​
各国面临的关税状况​
中国​
中国关税压力剧增,在特朗普上任前 11% 平均关税基础上,叠加芬太尼问题的 20% 及本次 34% 的对等关税,总关税约达 65%,且此次对等关税为额外征收。​
其他主要国家​
亚洲受冲击最大,欧洲加征力度也不小,墨西哥和加拿大暂未涉及。亚洲的越南、泰国、印尼等被加征高关税;欧盟被加征 20%,英国仅 10%,或存在谈判空间;此前已对墨西哥、加拿大加征 25%,部分符合美墨加协定的商品仍享 0 关税。​
其他相关税收​
汽车关税维持 25%,同时取消中国小额商品关税减免。​
特朗普加关税的意图​
针对中国​
对中国税率超 60%,并针对中国转口贸易及出海战略布局,试图全面压制中国经济与贸易发展。​
关键制造业领域​
涉及钢铁、铝、汽车等关键制造业,意在推动产业回流,增强美国本土制造业实力,维护国家安全。​
用作谈判筹码​
将关税作为俄乌冲突、“海湖庄园协议” 等谈判的筹码,利用美国市场影响力迫使他国让步。​
对美国经济与资产的冲击​
粗放加征关税使美国经济面临滞胀,“滞” 的压力大于 “胀”。预计冲击 GDP 约 1.6 个百分点,下半年衰退概率大增。加税虽冲击 CPI,但总需求下降带来通缩效应,不影响美联储降息。美股受多重不确定因素影响持续调整,固收方面,10 年期美债有下行空间,低点或至 3.7%。​
对中国经济和政策的影响​
美国超 50% 的关税加征,预计影响中国 GDP 1.0 - 1.5 个百分点。中国已布局扩大内需,鉴于美国加征幅度超预期,4 月政治局会议加码内需可能性增大。逆周期政策如育儿补贴、城中村改造等推进中,未来还有 “两新”“两重” 扩围等储备工具。​
对中国市场的影响​
权益市场​
全球经济因特朗普政策更不稳定,但中国国内大循环完备,有应对优势。尽管关税有影响,但政策空间能有效对冲,股市有望保持回升,内需、科技仍是主线。​
固收市场​
外部不确定性凸显固收避险属性,债市表现取决于央行流动性态度。美国衰退概率上升,中美利差收窄,二季度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增强,债市做多胜率增加。​
汇率市场​
人民币受冲击预计弱于 2018 年,短期或围绕 7.3 震荡。中美利差仍是汇率稳定基础,汇率定价向综合基本面视角转变。​
“对等” 关税正式开征,贸易战全面爆发​
2025 年 4 月 2 日,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对所有贸易伙伴设 10%“最低基准关税”,部分国家和地区额外税率更高,如中国 34%、欧盟 20% 等。美国平均关税税率或升至 24% 左右,创百年新高。​
此次关税依据 1977 年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》,10% 普遍关税 4 月 5 日生效,高关税 4 月 9 日生效。已加征的汽车、钢铝等商品不在名单内,同时取消中国 800 美元以下小商品豁免权,美加墨协议内商品维持 0 关税。​
特朗普此次关税未按之前框架执行,而是以贸易逆差占进口比重作为加征原则,简单粗暴,或因目的本就是加税,且无法按原框架计算。​
受冲击较大的国家​
受冲击大的是关税上调幅度大且对美贸易顺差多的经济体,中国和欧盟最为突出。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遭重创,中国被额外加征 34%,总关税约 65%;欧盟规模受影响居第二。南美洲国家关税相对较低。​
各国反制措施​
特朗普关税引发部分国家报复,但依赖美国的国家或服软。中国坚决反对并将反制,《反外国制裁法》完善了反制体系。欧盟态度强硬,制定反制计划。加拿大虽未被征对等关税,但对汽车和钢铝关税表示要报复。英国不想卷入贸易战,日韩则希望通过外交获关税豁免。美国企业对关税态度不一,因可能面临供应链重构成本。从博弈论看,依赖美国程度低的国家倾向报复,依赖度高的国家倾向服软。​
特朗普征收对等关税的原因​
服务 “海湖庄园协议” 框架​
“海湖庄园协议” 旨在巩固美元霸权、推动美国再工业化等。加征关税是其手段之一,预期目的有补充财政、推动制造业回流、增加谈判筹码。对等关税是该协议框架的关键节点,其理论源于美国对现行贸易体系不满及 “公平贸易” 理论。​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美国 “对等” 关税政策分析:贸易战开启与全球经济格局重塑​